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国安堂皮炎诊疗认为病变程度轻重不等,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临床多见,病情常呈自限性,预后良好,又称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皮炎诊疗表示本病的病因与下列因素有关:一、胆道疾病 为我国很常见的病因占50-80%。二、胰管梗塞 因蛔虫、结石、水肿、肿瘤或痉挛等原因可使胰管阻塞。三、十二指肠乳头邻近部病变。四、酗酒和暴饮暴食 是西方国家的主要病因。五、手术与损伤。
【并发症】皮炎诊疗常见为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其他尚有上消化道出血和休克,其次为肝、肾功能损害及肺性脑病,少见的有自发性气胸、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后者病死率高。【预后预防】唐河皮炎表示本病常年存在,但多在冬季由于呼吸道感染而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病死率较高。1973年前肺心病住院病死率在30%左右,以后加强了对本病的防治,1983年已降到15%以下,近12年来仍在15左右,这与肺心病发病高峰年龄向高龄推移,多脏器合并症,感染菌群的改变,绿脓杆菌感染增多等多层因素有关。主要死因依次为肺性脑病、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休克、消化道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全身衰竭等。本病病程中多数环节是可逆的,通过适当治疗,心肺功能都可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发生心力衰竭并不表示心肌已丧失收缩力。
唐河皮炎认为,丹毒的病因以火毒为主,可由风湿热诸邪化火而致。其中发于颜面者,又称抱头火丹或大头瘟;发于下肢者,称为流火;发生于新生儿或小儿的丹毒,称赤游丹或游火。辨证论治可分为四型。丹毒的中医辨证分型(1)风热火炽证:见于头面、耳项、臂膊等处,灼红,重则双目合缝,不能睁开。伴见口渴引饮,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治以散风清热解毒为主,方以化斑解毒汤加减。(2)肝经郁火证:发于胸腹、腰背、胁肋、脐周等处,红肿,向四周扩展,舌红,苔薄黄,脉弦数。唐河皮炎治以清肝利湿解热为法,方以柴胡清肝汤加减。(3)湿热火盛证:常发于下肢腿股、足背等处,红肿灼热,向上蔓延,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行走困难。伴见纳少,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利湿解毒为法,方以利水渗湿汤加减。(4)毒热入营证:重证者范围较大,可见神昏谵语,躁动不安,恶心呕吐等诸逆证。治以凉血解毒,清心开窍,方用清温败毒饮加减。水煎服,日1剂。神昏谵语者,加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或牛黄清心丸,选用一种。
传染性软疣容易跟寻常疣、汗管瘤和丘疹性荨麻疹这3个病混淆。国安堂皮炎如寻常疣质地硬,表面粗糙,呈灰褐色或正常肤色,顶端可呈乳头瘤样增生,无蜡样光泽,丘疹中央无凹陷,挤压无软疣小体。鉴别诊断:1.寻常疣:质地硬,表面粗糙,呈灰褐色或正常肤色,顶端可呈乳头瘤样增生,无蜡样光泽,丘疹中央无凹陷,挤压无软疣小体。2.汗管瘤:妇女多发。皮炎诊疗针头或米粒大小结节,肤色或淡黄褐色,质坚硬,密集分布于眼睑周围、鼻颊等部位,也可发于躯干上部。3.丘疹性荨麻疹:纺锤形水肿性红色丘疹,中央小水疱,好发于四肢末端、腰、臀等部位,瘙痒明显,2周左右可以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