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带中含有乳酸杆菌、溶菌酶和抗体,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所以白带被称为妇女防病保健的“天然屏障”。正常白带呈白色、无气味,其量、质与身体生理状况变化有关。淅川中医门诊白带异常是指分泌量增多或性状异常。一、白带异常的原因1、宫颈糜烂:宫颈糜烂时白带一般色黄,质粘如脓涕,多无味;2、霉菌性阴道炎:白带色黄或白,多数质地粘稠,有时也可质地稀薄,典型的白带呈豆腐渣样或乳凝块状;3、滴虫性阴道炎:白带为稀脓样,色黄,有泡沫,或如米泔水样,色灰白,白带味臭;4、子宫内膜炎:白带也会增多,色黄,质稀,多伴有腹痛;5、输卵管癌:出现水样白带,绵绵不断;6、淋病:淋病的白带为黄脓样。二、女性白带的保健白带异常的女性必须保证睡眠充足,不要熬夜;忌吃生冷、刺激性、酸性的食物;严重时一天温水局部冲洗三次,白天用卫生护垫,淅川中医提醒平时每天须早晚冲洗二次,并持续半年,以防复发。尽可能使用淋浴,避免盆浴、公共浴室的大众池或浴巾,以防感染。同时尽量放松自己,调节情绪,避免焦虑、疲倦、情绪不平衡、生气。
取穴:头部:感觉区、运动区、足运感区、语言区、百会;上肢:合谷、手三里、曲池、外关、养老、少海、肩贞、肩濡;下肢:足三里、丰隆、绝骨、殷门、委中、环跳、命门;腹部:气海、关元、神阙;背部:大椎。中医门诊操作:急性期以头穴为主,行揉、点、按、推等法,然后在肢端穴位点按,操作时间各为5分钟。恢复期,亦先以同法推按头穴,接着令患者取仰卧位,用揉、滚法对上、下肢进行放松,点按俞穴,放松关节;再令其取俯卧位,施术于督脉及两侧膀胱经线,用掌根从大椎穴平推至骶部3~5遍,点按俞穴,再用拍打法从上至下拍打数遍,时间15分钟。上法每日1次,20~30日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4天。中医门诊疗效:共治疗中风病人147例,基本痊愈57例,显效33例,有效4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3.2%。
一、抗菌药物治疗。一经诊断应立即开始抗生素治疗,不必等待细菌培养结果。对肺炎球菌肺炎,青霉素G为主要选择。亦可用林可霉素每日2g静脉滴注;中医门诊重症患者还可其他头孢菌素,如头孢噻吩,头孢唑啉;氟喹诺酮类药物,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抗菌药物疗程一般为5-7天,或在退热后3天停药。二、支持疗法。淅川中医认为病人应卧床休息,注意足够蛋白质、热量和维生素等的摄入,观测呼吸、心率、血压及尿量,注意可能发生的休克。有明显胸痛,可给少量止痛剂,如可待因15mg可予缓解。不用阿斯匹林或其他退热剂,以免大量出汗,脱水,引起临床判断错误。鼓励饮水每日1-2L。中等或重症患者应给氧。三、并发症的处理。四、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淅川中医症状:呼吸不畅,喘促短气,喉间痰鸣如锯,胸憋胸闷,口唇青紫,或感咽喉不利,口干面红,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下脉络瘀曲,苔白或黄腻,脉弦滑。中医门诊治则治法:涤痰祛瘀,降气平喘。中成药:复方丹参注射液30~40ml加入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日1次。方药:三子养亲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白芥子6g,紫苏子9g,莱菔子15g,生地黄9g,桃仁9g,红花9g,赤芍9g,枳壳9g,川芎9g,桔梗9g,郁金9g。加减:兼有阴虚,加北沙参9g,玉竹9g以润肺生津;胸闷胸痛,合瓜蒌薤白半夏汤以通阳散结,行气祛痰;痰浊上犯,蒙蔽心窍,而致神昏谵语,甚至昏迷,以涤痰汤或苏合香丸涤痰开窍。
湿疹症状的出现,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皮肤健康,给患者的日常生活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那么,在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可以护理湿疹呢?下面就让中医门诊和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湿疹的护理常识。湿疹的护理常识1、内衣应全棉,勿过度保暖。2、勤剪指甲,避免搔抓及肥皂、热水烫洗。3、要进行适度的运动和锻炼以增强机体抵抗力。4、时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生活有规律。5、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过度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以上就是中医门诊关于湿疹的护理常识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